师范学院副教授巫文胜博士简要介绍了《常州市青少年德性素养发展指数的编制》(第三稿)情况,并就学术界相关研究进展、课题研究推进情况以及指标体系的理论构想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与会人员围绕课题研究主题,对课题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发展指数以及德育发展、问卷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充分的交流。
熊焱生作总结讲话。他传达了市文明办未建处处长、市未研会秘书长朱华忠以及课题组负责人杨玲教授对推进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与要求。他指出,第三稿较好地贯彻了7月5日课题推进会的原则性要求,选择小切口入题,不断深化课题研究取得了新进展。他强调,课题研究还要在体现权威性、时代性、地方性、逻辑性、操作性等方面下功夫,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精神并融贯学术界研究成果以强化课题成果的权威性,借鉴“八礼四仪”表述方式以增强课题成果的操作性,结合常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彰显课题成果的地方特色,从基于未成年人德育发展的视角推进未成年人发展指数研究尽快取得新的突破。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夏天静/文摄 熊焱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