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日暖心 家长会贴心 第一课慧心 迎新2019,人文倾“心”相授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9-09-23浏览次数:2073

“大学的意义在于学好专业知识、涵育通识素养、历炼各类实践。”近日,当人文学院院长陆克寒从三个方面通俗易懂又涵义深刻地讲授《大学的意义》时,人文学院新生们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上掌声阵阵。这堂充满智慧启迪的第一课,为2019级182名人文新生的求学之途点亮一盏灯,也标志着人文学院爱心满盈的迎新季圆满落幕。
    迎新季是从9月7日报到日开始的。凌晨六点刚过,当来自广西南宁的19汉一班新生黄凤珍同学拖着沉甸甸的行李来到学院报到点,看到报到点上坐满热情的老师、志愿者时,她非常激动。坐了整整29个小时的火车,于凌晨抵达常州的她,一直忐忑着,怕早来了没有老师接待。一看到老师、学长学姐志愿者都已经早早地到位,作为人文学院第一位报到的新生,她激动得话不成句。黄同学来自广西,虽然路途遥远,但她不觉疲惫,从进校的第一刻起就喜欢上了这里。她期待在这个美丽的校园学习多方面知识,结交赌博网站的朋友。                            
    为确保新生顺利报到,做好迎新工作,该院制定了详尽的迎新工作方案,成立了迎新工作小组,选拔组建了优秀学生骨干为核心的迎新志愿者队伍。报到日凌晨六点不到,人文学院领导、辅导员和新生班主任就到达了报到点,志愿服务队员们也已到岗就位,大家精神饱满地等待着陆续前来报到的新生。
    为烘托迎新气氛,礼赞新中国70华诞,该院设计快闪环节,50名学子高歌《我和我的祖国》,点亮迎新现场。同时,结合专业优势,顺应当下短视频时代的发展趋势,该院以《我在常工第一天》为主题,拍摄迎新视频;首次设置了“我爱人文” 创意留影板,使其迅速成为迎新网红打卡点。
    当天上午,几乎巫山路校区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不断往返于宿舍楼和报道处之间,帮助新生搬运沉重的行李,细心解答家长们的问题。迎新工作不仅彰显着学长学姐对萌新的热情,更散发着学生资助工作暖暖的温情。该院设立了学生资助工作咨询点,给有需要的学生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为他们办理助学贷款,提供切实帮助,使他们能及时获得有效信息并获得相应资助。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暑假期间就派出了3名助政策志愿宣传大使,利用假期返乡的机会,深入到社区、街道和学校,宣讲国家资助政策。当天报到现场,4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收到了学院精心准备的“爱心礼包”。当校长汤正华亲自把“爱心礼包”送至他们手上时,4位新生难掩欣喜和感动,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以感恩之心回报学校的厚爱。
    下午,2019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如期举行。该院全体党政领导、系主任、班导师出席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冯平平主持。陆克寒致欢迎词,他概括介绍了学院的整体情况,就大学教育的内涵作了解读,亲切寄语全体新生健康生活、快乐学习,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家长代表19汉一刘米同学母亲表达了对学校热情迎新的感谢、对孩子的谆谆期许;新生代表19秘曹宇成同学表达了对家长、老师、学校的感恩并表示将不忘初心,奋力前行。院党委书记吴健在总结发言中就学院和家长如何合力帮助学生共同成长提出四点真诚的建议,并提前送上中秋祝福。会后,许多家长表示,学院领导温馨的话语让人倍感贴心。
    在该院上下齐心、各方协作下,系列迎新工作开展顺利。182名新生满怀开启人生新征程的热情,正高质量接受军训化训练。

(人文学院  薛姗 张天羿/文摄  冯平平/审核)